亚健康鹅群,为什么免疫禽流感灭活疫苗或副粘病毒灭活疫苗后陆续出现零星死亡
随着最近几天东北地区气温回暖,东北种鹅养殖的朋友们陆续着手春季流感防疫工作,养鹅万事邦平台根据个别地区部分种鹅免疫后鹅群出现零星死亡的情况进行交流分享:
出现典型症状:
看似健康鹅群,一经免疫禽流感灭活疫苗或副粘病毒灭活疫苗后陆续出现零星死亡情况。
临床表现症状:
剖检肠道明显表现出肠毒综合征症状,肠道内有血便并伴随气泡,粪便存在未消化的饲料,排似蛋清粘稠状稀粪。
主要病原:
霉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梭菌等,细小病毒、新城疫、轮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等目前普遍存在的主要致病原因为霉菌、大肠杆菌、梭菌继发或者混合感染。
发病机理: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曾称魏氏梭菌是临床上气性坏疽病原菌中最多见的一种梭菌,因能分解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的糖,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组织严重气肿,继而影响血液供应,造成组织大面积坏死,加之本菌在体内能形成荚膜,故名产气夹膜梭菌。
所致疾病:
病菌通过产生多种毒素和侵袭性酶,破坏组织细胞,发酵肌肉和组织中的糖类,产生大量气体,造成气肿;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渗出,局部水肿,进而挤压软组织和血管,影响血液供应,造成组织坏死,伴有恶臭味。
当鹅群在免疫前肠道存在球虫和细菌等疾病,从而引起肠黏膜发炎,肠壁肿胀、增厚、出血等症状,继而大量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坏死,引起肠道的吸收功能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营养缺乏,生长速度缓慢;另一方面,当免疫前鹅群存在肠道性疾病时,使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产气荚膜梭菌等厌氧菌感染加快,繁殖能力增强,产生大量的外毒素,加速肠道发生损伤,最终引发中毒;另外,由于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使毒素产生增加,从而导致鹅群出现精神沉郁、昏迷、瘫痪、头颈震颤等神经症状,最终出现鹅只死亡。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和场地消毒,粪便清理。
2、注意日粮、饮水及环境卫生,尽量减少鹅群喝脏水和雪水。
3、严控饲料品质,减少和降低霉菌和霉菌毒素含量。
4、维持正常营养平衡,禁止或少添加高蛋白原料(鱼粉、肉骨粉)等容易导致鹅群肠道内pH值升高的高蛋白原料,从而减少梭菌生长繁殖进而降低梭菌性(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的发生风险。
5、定期使用(酶制剂、鱼肝油和多维(VA、VE)综合日常保健产品。
6、进行免疫前,在饲料或饮水中连续添加甲硝唑+硫酸粘菌素连用3天,进行免疫前防治。
7、免疫时在饲料或饮水中连续添加优质VC,连用3-5天增加抗应激能力。
8、血便严重时可采用以下方案:
①甲硝唑+硫酸粘菌素,连喂3-5天。
②甲硝唑+强力霉素。连喂3-5天。
每次用完抗生素后连续添加益菌宝(嗜乳酸杆菌和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7-10天,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实践证明:越冬期间因环境、营养、天气等因素种鹅处于亚健康状态。注射疫苗防疫时导致亚健康种鹅,因应激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致使产气荚膜梭菌快速繁殖和其他病原的继发混合感染,从而导致亚健康的种鹅死亡。